水善萬物
水利萬物
“水”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因此也因水而生出許多故事
西河古鎮坐落于長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西岸,故以“西河”命名,正所謂因水成鎮,因水而興,因水有了撲面而來的悠悠往事。2017年,鼎世集團聯合蕪湖縣紅楊鎮政府共同在這里打造了一個集辦公、休閑民宿、鄉村旅游、會客商洽、創客社區、商業零售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創意園——西河鼎世府。一期、二期的建成,為這座有著百年歲月的“老糧倉”帶來了新的活力,并成為了西河古鎮文旅產業標桿項目。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95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18平方米。鼎世在西河古鎮的改造過程中,依托其歷史底蘊優勢,圍繞徽派建筑進行設計,在景觀庭院、小橋流水中融入了現代科技,助力西河從“物質糧倉”轉變為“精神糧倉”。
但是,在改造的過程中,鼎世府設計團隊發現了一些新問題。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本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集結團隊進行一次次地討論與優化。酷暑七八月,鼎世設計團隊不懼炎熱沖在第一線,在實地考察中不斷推動項目日趨完善。
存在問題
在“鼎世府”三期方案研討的過程中,設計團隊發現之前的給排水系統存在著設計不完善和專業浪費的問題。建筑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建筑經濟體制日臻完善,但行業競爭愈趨激烈。一個優秀的建筑項目,不僅要擁有精美的外觀設計,更在于它能在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和生態的基礎上進行修葺建造。而成本管理作為建筑經濟活動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直接關乎建筑活動的經濟性以及建筑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
西河古鎮作為蕪湖縣僅存的最大明清建筑群,這座老糧倉已經有著600年的悠久歷史。秉承著尊重自然、盡量保持建筑原有風貌的宗旨,我們決定不再以城市化的方式來解決排水問題,而是在原有生態上進行自然排水,以傳統的方式打造民居聚落的水流走向。最終在一次次否定再否定之后,我們確定了設計優化方案。
優化方案
本次從3個方面進行設計優化,分別為給水系統、雨水系統、污水系統這三個大方向,主要是控制原材料的選擇以及工程施工工藝。應注意排水盡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污廢水管道的敷設應采用就近排放原則,從而避免壓力提升,最大限度地減少排水系統的浪費,提供了經濟合理的給排水規劃方案,具體操作如下:
?實施原理:合理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減少人工土方開挖量,減少土方倒運量。
★優化原則:排水管排序為;規格500以內;UPVC波紋管→鋼筋混凝土管→PE波紋管,規格500以上;鋼筋混凝土管→UPVC波紋管→PE波紋管。一般情況下,機動車道下選用重型(Ⅱ級管或S2管材),對非機動車道下選用重型要嚴控
?實施原理:室外排水是由管道系統和檢查井系統組成,檢查井系統的成本優化應從井的數量、井的規格、井的深度以及井蓋等幾方面入手。井太多也會影響美觀和行車方便。
★優化原則:避免設計盲目統一選用大規格井;控制重型井蓋使用部位;除機動車道外的非機動車道或綠化帶等部位嚴控采用重型,并盡量減少檢查井數量。
?實施原理:排水系統中一般來說管網與井的深度越深,相應的土方工程量和建造造價都會增加。
★優化原則:減少管網埋深與井深。
具體案例展示
01.
? 優化后,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觀水池與排水溝,將雨水自然地流入排水管網中,預留水池排水支管,減少雨水管與雨水口的布置,一方面增加園區路面美觀,與園區意境貼切,另一方面節約投入成本。
02.
? 優化前此處景觀路面長度26.5m中,設置雨水口5處, 經會上討論雨水口應在滿足規范要求與實際排水量的前提下,盡量加大布置距離;
? 優化后雨水口縮減至3處,減少不合理的布置。
03.
? 優化后取消前院有組織排水,利用地勢高差,在景觀庭院圍墻處設置過水洞,利用自然排水將雨水排出庭院。臨近躍進街處取消雨水口、管,加大排水溝寬度與深度,同樣利用地勢高差自然排水,由預留過水洞排出園區外。
04.
05.
? 依照現場實際情況考慮到房間布置,在滿足規范及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對門房間采用共用一條污水管與檢修口,取消一側庭院內每間房間的污水管與檢修口的設置,減少不必要的管線走向。留下的檢修口可與景觀進行結合,采用碎石等覆蓋,即美觀又從節約成本。
06.
? 此處4#樓污水檢修口與管線設置考慮過于簡陋,對現場認知不足,即設計圍繞建筑進行污水系統的布置,該方案對于污水管線浪費較大;
? 經討論,此處管線可直接從室內樓梯下方進行鋪設,這樣設計可大大節約管線長度與檢修口的布置數量,一舉兩得。
住宅建筑給排水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設計上除滿足規范要求外,更應充分感應自然,順應自然,在迎合建筑設計意境的基礎上使成本達到最優化。本次鼎世府融入了西河古鎮的氛圍進行設計優化,脫離了現代都市設計的那套固化方案,最終回到了老祖宗幾千年的智慧結晶中進行升華創造。